夜夜操网,国模精品一区,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,中国毛片a,国产欧美三级,国产精品中文在线,aaaaaa男女毛片免费
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> 天下
為什么說“梧桐一葉落,天下盡知秋”?
2025-08-09 11:15:52 編輯:馮淑杰

  立秋是二十四節(jié)氣的第十三個節(jié)氣、秋季的第一個節(jié)氣,2025年立秋始于8月7日。

  “立”指開始,“秋”指莊稼成熟?!墩f文解字》中解釋:“秋,禾谷熟也”。

  立秋節(jié)氣的到來,預示著酷暑炎夏即將過去、秋高氣爽即將來臨,也預示著收獲季節(jié)的開啟。

  暑郁未退,新涼漸近。立秋,意味著秋天來臨。

  現(xiàn)在,我們可以利用儀器精確測量氣溫變化,精準捕捉秋天行蹤。然而在古代,人們怎樣感知秋天的腳步——

  “梧桐一葉落,天下盡知秋”。

  “一葉知秋”,這是古人對立秋時節(jié)敏感而又富有詩意的描述?!拔嗤┮蝗~落,天下盡知秋”與“一葉知秋”語義相近,可以追溯到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中“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”之句。之后,唐人詩中有云:“山僧不解數(shù)甲子,一葉落知天下秋”。到了明代,王象晉《二如亭群芳譜》中總結說,“立秋之日,如某時立秋,至期(梧桐)一葉先墜。故云:‘梧桐一葉落,天下盡知秋’?!?/span>

  古人認為梧桐有信,“梧桐報秋”也有具象的儀式。宋末吳自牧在《夢粱錄》中記載:“立秋日,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內,以梧桐樹植于殿下。俟交立秋時,太史官穿秉奏曰:‘秋來。’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,以寓報秋意?!彪m然讓梧桐樹的第一片落葉恰好在立秋落下這一情景,更像是一次苦心的設計,但從整套儀式中,還是可以看出古人對梧桐代言秋天的認可。詩詞歌賦里,梧桐也成為歌詠秋色的重要意象。比如,北宋政治家司馬光在《梧桐》一詩中寫道:“初聞一葉落,知是九秋來?!蹦纤卧娙岁懹蝿t感慨:“梧桐獨知秋,一葉墮井闌?!?/span>

  在古人看來,作為“四時八節(jié)”之一的立秋,是一年中重要的時點,從先秦時代就很受重視。作為“報秋信使”的這一片葉子,當然也不能等閑視之。但秋冬季節(jié),除了針葉的松柏等,落葉的樹木不少,為何梧桐一“葉”備受青睞?

  從生物特性來看,落葉喬木梧桐,葉片寬大,對氣候變化敏感。立秋前后,晝夜溫差加大,其葉片基部的離層細胞結構逐漸解體,葉柄承重力減弱,輕微外力即可使葉片脫落。較之其他樹種,梧桐落葉更早更明顯,因而,成為秋季將至的物候標志不僅順理成章,更體現(xiàn)出古人見微知著的敏銳。

  從文化層面上看,梧桐作為一個富有特色的文化符號,構建了內涵豐富的意象網絡,融匯共識與情感。觀其形,“皮青如翠,葉缺如花,妍雅華凈”,符合古人的審美認知;品其性,古人奉其為“靈樹”,認為它是吉祥、高潔、昌盛的象征。無論是《詩經》中“鳳凰鳴矣,于彼高岡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陽”的吟詠,還是莊子筆下鳳凰“非梧桐不止”的傳說,都賦予它祥瑞的光環(huán)。自然屬性與文化意蘊兩相呼應,由梧桐承載秋訊秋思也就順理成章。

  資料圖:中國梧桐

  需要說明的是,報秋的梧桐,是錦葵科梧桐屬的中國梧桐,又叫青桐,并非19世紀中后期引入我國的懸鈴木“法國梧桐”。

  從觀察草木蟲鳥的細微變化,到理解萬物互聯(lián)的生態(tài)哲學,雖然現(xiàn)代科技可以揭示節(jié)氣更迭的基本原理,但“梧桐一葉落”中所蘊含的認知與審美依然在季節(jié)流轉中延續(xù)。

來源:人民日報

編輯:馮淑杰 王潔鈺 李麗雪

一審:姜健 李敬友

二審:孫瑞永

三審:管延會

新派新聞
新聞熱線:2998776
版權所有 ? 濰坊市融媒體中心
魯ICP備0902118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