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夏天到秋天,天氣有點太不尋常了。10月黃河將出現(xiàn)洪水、西安城墻長出層層青苔……這些都和印象中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氣候不符。再回顧夏天,多地熱出新高度,降雨也明顯偏少。
未來十天,華西、黃淮等地降雨仍偏多,部分地區(qū)將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。
多地夏季降雨少
秋季反而轉(zhuǎn)“澇”
今年夏天,不少地方熱出新高度。國家氣候中心統(tǒng)計顯示,今年6至8月,全國平均氣溫達22.31℃,為有觀測記錄以來最熱夏季。其中新疆、陜西、河南、山西、山東平均氣溫為同期第一高。
氣溫高的同時,一些地方降雨也偏少。今年夏季,中東部地區(qū)降雨總體呈現(xiàn)“南北多、中間少”分布,華東北部和南部、華中東部等地偏少2至8成。
而進入秋季,北方多地本應該是秋高氣爽的天氣,但卻迎來了反常的連陰雨天氣。
9月以來華西至黃淮一帶降雨頻繁,尤其是四川東北部、陜西南部、湖北西北部、河南中南部、山東西南部等地降雨日數(shù)普遍達到了30天以上,局地超過35天。
從最近一個月的情況來看,甘肅、寧夏、陜西、山西、河南、山東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等地降雨都是較常年同期大幅偏多,部分地區(qū)偏多2倍以上。
受降雨影響,黃河中游支流汾河、渭河發(fā)生超警洪水,黃河中游干流出現(xiàn)明顯洪水過程,潼關(guān)水文站今天早上已經(jīng)漲至警戒流量。
在西安,連日來的降雨讓這座北方城市也變得濕漉漉的,城墻長出層層青苔,讓人感嘆這還是北方的秋天嗎?
副熱帶高壓是背后“推手”
是什么導致了這樣不尋常的天氣?背后的推手正是副熱帶高壓。
今年夏季副熱帶高壓和大陸高壓整體偏強,高壓系統(tǒng)內(nèi)部盛行下沉氣流,晴朗少雨,因此在這種情況下,太陽輻射可以更多到達地面,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氣獲得更多的熱量,如同給地面蓋上了一個“蒸籠”。
而到了秋季,副熱帶高壓依舊偏強、偏北,這導致江南、華南等地即使進入10月,高溫也十分頻繁,多地頻頻刷新最晚高溫日紀錄。而副熱帶高壓西側(cè)、北側(cè)的華西至華北、黃淮一帶,冷暖氣流頻繁交匯,導致降雨偏多。
10月7日,副熱帶高壓強得離譜,代表副熱帶高壓的588線北界在甘肅南部至山東中部一帶,592線更是控制了福建、浙江、上海、江蘇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
未來十天華西黃淮等地降雨偏多
未來十天,華西至黃淮等地仍然維持多雨的狀態(tài),陜西南部、湖北西部、河南南部、四川東北部、重慶、貴州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(qū)有90至150毫米,局地超過200毫米,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至8成,部分地區(qū)偏多1倍以上。
其中,今后三天,西北地區(qū)東南部、四川盆地、黃淮西部和南部、江漢西部等地降雨較前期有所減弱,但部分地區(qū)有中到大雨,局地暴雨。
16日至19日,副熱帶高壓又將有所增強,同時北方有冷空氣南下,降雨又將再度加強,陜西中南部、四川盆地東部、華北西南部、黃淮、江漢、江淮以及貴州北部等地將有中到大雨、局地暴雨或大暴雨。
氣象部門提醒,西北地區(qū)東南部、華北、黃淮、江淮、江漢等地應密切關(guān)注天氣預報,提前做好農(nóng)機調(diào)度,利用降水間歇搶收,并及時烘干晾曬,處理腐爛、霉變作物時注意做好防護;收獲后及時翻耕散墑,為小麥播種創(chuàng)造有利條件。另外,雨天出行也要注意交通安全。
來源:中國天氣網(wǎng)
編輯:劉德增 張永超 劉曉哲
一審:賈春毅
二審:孫瑞永
三審:管延會